潤滑油是填粉機潤滑的重要手段之一,稀油潤滑不僅能產生浮油減少磨擦,將軸承磨擦亞熱帶走,與此同時伴隨著油的流動性和循環系統,將滾動軸承室內金屬材料磨砂顆粒和雜物帶去并沖干凈,具有潤化、緩解磨擦、減少損壞、降低易耗配件損壞、減少功率損耗和增加設備使用年限的功效,但填粉機的密封元件(通常是骨架密封和O型密封圈)經過一段時間的損壞或不恰當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無效,導致軸承室滲油安全事故。軸承室滲油維修十分繁雜,需成條水泥粉磨線關機,嚴重危害生產制造。為防止軸承室滲油事件的發生,文中概述填粉機稀油潤滑設備操作中的一些防止滲油對策。
1、潤化基本原理
稀油站泵出潤滑脂經進油管抵達上端軸承室,潤化主軸軸承與主軸套房的環形空隙往下流動性,抵達下邊軸承室,潤化下邊滾動軸承后復泵油流回到稀油站。在下、下透蓋里都配有骨架密封和O型密封圈,在下軸承室配有排氣閥,在軸下邊與下透蓋里的骨架密封相互配合處配有隨軸一起運行的不銹鋼密封套,不銹鋼密封套內配有O型密封圈。
2、止漏對策
1)軸承室及主軸軸承與主軸套環形腔是封閉的,根據排氣閥排出來燃氣,使密閉式內腔的潤滑脂除自身重量外無環境壓力,同時要注意排氣閥的小圓孔往下,防止阻塞。
2)選擇適合的成品油。潤滑脂不僅產生的厚度浮油,與此同時需要考慮潤滑脂要具有比較好的流通性,一般選擇ISOVG220和ISOVG320。
3)按時換機油。添加的潤滑脂需在機器運行一個月后拆換,自此要每一年更換一次,充分考慮費用等問題,可2年更換一次,但正中間得用真空濾油機解決,還可以根據成品油物理性能化驗結果,判斷更為科學合理的換機油周期時間。
4)操縱適度的提供的油工作壓力與總流量。稀油站的公稱直徑是0.4MPa,一般的操作壓力保持在0.15-0.25MPa,流量監控在適宜的范疇,假如總流量太大,抵達上軸承室的潤滑脂無法及時根據滾動軸承滾動體間隙進到主軸軸承與主軸套環狀空隙,便會根據透蓋里的排氣閥排出,導致成品油消耗和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時候會損壞上端骨架密封油唇,導致密封性無效。
5)操縱適度的氣封工作壓力與氣封空氣量。填粉機均為負壓力實際操作,主軸軸承和主軸下面的不銹鋼密封套與下透蓋間是相對速度之間的關系,存有空隙,因而少許硅微粉(0-5μm)非常容易通過這些空隙進到至下軸承室下邊,隨后進到下邊骨架密封和不銹鋼密封套中間,加快骨架密封和不銹鋼套損壞,使封口無效。為相抵實際操作負壓力,外部凈化環境由進氣口根據下透蓋進到不銹鋼密封套與下透蓋之間環狀內腔中,根據不銹鋼密封套與下透蓋之間環狀空隙往下吹出來,防止了硅微粉進到下軸承室。
氣封是拿來封潤滑脂,而對密封性零件具有緩沖作用。氣封工作壓力一般控制在2500-3000Pa,流量監控在0.5-1L/min。工作壓力依據系統軟件風機風壓及使用狀況適時調整,工作壓力太低,起不了封塵功效;工作壓力太高,非常容易損壞骨架密封油唇,導致密封性一瞬間無效而滲油。氣封空氣須清理,當場安裝中防止從斜槽風機上引進,可在輸送管道路上經減壓后連接或獨立設定離心風機。
6)潤滑脂環境溫度。一般情況下潤滑脂溫控在20-45℃,根據加油站的電加熱裝置和冷卻塔進行控制。溫度太低,液壓油黏度上升,泵油受阻,主軸軸承套運行內存油增加;油溫過高,液壓油黏度減少,增強了漏水油的概率。
填粉機稀油潤滑系統軟件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成品油物理性能化驗結果,判斷更為科學合理的換機油周期時間。以免發生不必要難題。
CopyRight @ 2021 肇慶市飛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admin